欢迎来到 !

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内容详情

依托项目实践,自主培养技术尖兵 “人才+项目”模式

分类:

职工文苑

作者:

姚茜

来源:

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07 14:57


一、实施主体情况

岩土“工程技术创新青年突击队”(以下简称“青年突击队”)成立于2024年5月,主要依托有技术(技能)专长的职工,由技术中心负责人梁金宝为带头人组建团队,牵头工作室建设方案设计,负责突击队的管理和运行,主要成员8人。青年突击队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新技术引进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三局和岩土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突击队成立至今,从事过多种类型项目的勘察与设计,包括地质灾害评估、生态修复、能源利用回收等,已完成离层注浆新技术引进、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技术人才8人次、3个科研项目申报书的编写、为分公司提供技术服务12次等多项阶段性任务。

青年突击队承担项目主要有山西省忻州市三百子煤矿生态修复设计项目、山西省忻州市三百子煤矿生态修复勘察项目、吕梁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隐患消除、低碳环保的工作思路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紧密联系起来,其多项工作成果为地方政府有效防范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背景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会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工作,重新恢复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浪潮中,矿产资源开发在保障工业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会引发诸多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并最终限制地区内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废弃矿区群生态修复不仅有助于加快矿区的产业升级进程,也是助推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碳中和的关键之举,同时也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此,青年突击队积极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投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矿山建设、解决矿山环境污染问题。

三、模式概述

青年突击队主要以项目为依托,成果为支撑,推动领军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坚持以项目研究为基础,为国家及企业生态修复贡献力量的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实施“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建立人才培养与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产业化科技攻关项目等,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四、实施方式

(一)依托项目,培养人才

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生态修复勘察项目为例,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结合当地生态实际,采用新理念、新技术为项目实施提供支撑。

1.梳理国家政策,提高政治站位

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指导理念,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防控土壤污染风险;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绿色矿山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矿业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自《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发布实施以来,要求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

2.因地制宜,提高地质思维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三百子煤业有限公司紧临芦芽山风景区,青年突击队通过现场踏勘,确定了勘查区地质环境及生态问题主要存在于采坑、排土场范围内;造成的地质环境问题包括土地资源压占、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矿坑积水等。由此,确定了“测绘先行、调查为主”的三百子煤矿生态修复设计勘查工作原则。

3.实施新理念、新技术,提高专业水平

项目实施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借助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手段,修复矿山地表植被群落,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修复,开展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再现,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形成稳定的绿色屏障,恢复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坚持科学治理,推进分区施策,依据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根据植物学特征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区,重点治理,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植被体系。

(二)项目成员专业化

项目管理中强调人员年轻化、专业化,管理团队平均年龄28岁左右,学历均为本科及研究生,精心打造项目管理核心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人才技术优势。在团队成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采用“外部汲取+内部消化”方式,从多种途径实现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通过内部总结,经验分享等途径提升地质思维。

1.外部汲取,理论与实践共前行

首先,从理论上解决生态修复难题,修复后的修复治理区实现“自维持、免维护”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专家授课、指导,技术融合、创新等方式。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分别以矿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主要问题为突破口,组成联合技术团队。

再者,将、用理论联系实际。依托矿区近自然地形构建模拟技术;运用生物修复技术改善土壤养分和结构;根据本土植被演替规律,采用宫胁法建立适于当地气候的顶极群落类型,实现植物群落的自我演替。促进新技术、新方法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按“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和“景观相似性”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恢复治理措施,恢复矿区整体生态功能。

2.内部消化,理论与实践双突破

人才培养回归社会发展需要。推广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定期召开队内交流会议,分享工作经验,总结技术难点。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开展有关环境安全隐患危害的教育,增强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监督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加强现场调度推进,大力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要争取周边公众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的理解和支持,保障治理行动的顺利开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

五、工作启示和推广前景

(一)工作启示

青年突击队采用“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为全公司转型发展储备技术人才。从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以下总结。

专业认知培养。通过项目实施,给队员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用以往的设计方案,独立设计制图。让队员拓宽知识面,熟悉自己工作的业务领域,熟练掌握制图软件,从宏观上掌握不同类型项目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设计语言和图纸语言的转换。

专业素质培养。采用“老带新”模式。以项目实践为依托,老员工通过现场引导,逐步培养新员工的地质、岩土思维习惯,锻炼新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地沟通、交流中,使新员工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最终在面对任何一个新项目、新问题时都能从专业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管理素质培养。企业转型发展,不仅需要懂技术、能干活的技术员,更需要技术能力与管理素质兼备,能挑大梁、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管理素质是企业管理人才必备的素质,包括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二)推广前景

“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满足当代社会及企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培养复合型人才。

依托项目,顺应时代发展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祖国大地上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持续加深,矿山生态修复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生态修复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企业将面临更多复杂的技术和市场挑战。因此,与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专业化分工明确、细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生态修复行业将逐渐形成更加专业和细化的分工格局。这种专业化分工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体修复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未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引领、跨界合作增多以及专业化分工明确的趋势。这些变化将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理论结合实践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员工将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出更加创新的工作思维。当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就会在工作中不断寻求创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在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员工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经验,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局网站群

相关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龙城大街107号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科研楼

版权所有

图片名称

晋公网安备 1401070207075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Baidu
map